【靖苏】江山赋评注版|三、青青子衿

嗯,我回来啦~

提要: 
1. 欢迎走进“好好学习,看懂同人——《江山赋》古代文学公开课”~

2. 猜一猜什么是“鱼上冰”?

3. 门环上的小怪兽大名为何? 

4. 甘蔗除了用来吃……曹丕同志还拿它做了啥?

……

—————— 

原作: @潇湘水冷 
第三次施工,强迫症现场注意回避 
改了三分之一。 
没办法,我就是强迫症咋办呢 
—————— 
三.青青子衿 
过二日天大晴,东风解冻,鱼陟负冰[1]春木之气始至[2]。拓拔璩独驾一车自驿馆出,穿巷度街,之一坊前方止。 
车帘挑起,梅长苏扶辕而下,身前有一青年递上裘衣,他自接过,方仰首望那琼楼[3]藻扃[4]臻刻间飞挑出四字,蚕头雁尾飘逸若仙。拓拔璩抬眼扫过,不无讥讽:“先生不惜自贱为藉兵乞食,竟还有兴致来此。” 
“纵是为两国赠贽,也是公子须臾不敢离的奇货。”梅长苏并不回身,只淡淡道,“在下为藉兵乞食,公子又岂非奇货可居?” 
拓拔璩面上一沉,冷笑道:“身兴两国之兵,姬少奇货,不居也罢。” 
梅长苏却已不怃,只拢裘轻笑道:“我自领兵多年,身系大梁之兵,亦无可厚非……倒是公子,而今困于此地,可还系得起北燕之兵?” 
“我拓拔氏镇守南境百年,岂会惧你?”拓拔璩面露傲色,“莫说这一祠魂灵不得返生,纵你大梁赤焰军再世,又奈我何?” 
“林氏已为冢中枯骨,我不过天地间飘零一人,自不敢与拓拔氏相匹。”梅长苏垂眼,低低笑道,“沔彼流水,朝宗于海[5]。今日是我林氏盛极而衰,明日又不知是谁蹈此覆辙了。” 
拓拔璩一愣:“你是何意?” 
梅长苏却不再答。直待拓拔璩面色渐冷,方淡淡道出一句:“北燕何以兴此役,公子当真不知么?” 
拓拔璩陡然一惊,如白玉般面上煞失血色,苍然若纸。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6]。”梅长苏举步缓缓离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7],公子三思。” 
车前青年忙趋步跟上。 
————————————— 
[1] 东风解冻,鱼陟负冰: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语出《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后来"鱼上冰"便可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2]春木之气始至: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至于为什么有个“木”,《吕氏春秋》解释道“东方属木。”再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木为火之母,火气温,故解冻。

[5]琼楼: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4]藻扃: 指的是装饰华美的门户。 

[5]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出自于《诗经·沔水》。沔(音免):水流盛貌。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指百川入海。 
全诗描写在国家动乱,政事日非,谣言四起的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担扰,和对友人的告诫。不过不敢确定这句诗用在这里的意思,希望作者自己解释下啦。

[6]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泽:原指雨露,引申为祖业;斩:衰败。君子的祖业,经过五代就会衰败,最终断绝。

[7]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讲的是孔融被捕后他的两个孩子却还在玩游戏,毫不慌张。孔融问使者能不能保全孩子们的性命,他儿子便说了这句著名的“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所以这句子本来说的是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后来演化为成语,有了现在的意思,即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

————————————— 
一路行至朱红漆门前,梅长苏止住步,手搁上铺首衔环[8],却迟迟不曾叩下。 
那青年低声道:“先生,为何不进?” 
梅长苏轻轻一叹,仰首望去,只见飞阁流脊[9]间切出的一角苍穹。 
忽听身侧一人道:“怎么,连家也不敢回?” 
骤然回首,便见萧景琰着素服,静立在身侧。千顷韶光自云际散漫而起,炎精布耀煊煊[10]撒下斑驳影迹,渐攀上他衣裳,勾画出黼黻[11]华绣。 
梅长苏索性收手:“丰丽博敞[12],帝室威神[13],臣不敢擅入。” 
萧景琰轻轻笑起来,上前替他将门向两侧推开:“等你许久了,进罢。” 
光尘散尽,湛湛似或存[14]。眼前景色犹在梦中,亦似已沉睡百年。梅长苏神色骤然一凝。 
眼前所见,赫然是二十年前的林府。分毫未差。 
萧景琰只是颔首:“进去看看罢……有些怕是记不清了。” 
梅长苏轻轻叹了一声,道:“祠堂罢了,还指着有人回来么?” 
萧景琰笑了笑,抬首望去:“谁知道呢。” 
细碎金线镶着叶边投下,燕自北来,盘旋着掠过屋脊。 
梅长苏驻足许久,忽然道:““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15]。” 
他低声道出这两句,终是抬首,眸色深澈澈似幽潭般看不分明:“多谢。” 
萧景琰面上猛的一动,指尖袖缘骤然绞紧,攥出深浅纹路:“……你还知道。” 
梅长苏敛下眼睫,将千万种神色尽数掩进深处,径自朝前走去。萧景琰缓步跟上,二人再未多言,只每至一处时,总不约而同停下。如此至后院校场,萧景琰先停下脚步,梅长苏方抬首,见得眼前景象,微微一愣,终于淡淡浮起一丝笑意:“连这也留着?” 
萧景琰道:“既然要留,自然都留了。” 
————————————— 
[8]铺首衔环:铺首,读音pū shǒu。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大多为兽首衔环之状。传说铺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静,警觉性极高,善于严把门户。 
另有一说,它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真正意义上的“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汉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以及画像石、墓门以及棺椁上均有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铺首衔环”非中国所独有。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型式,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很常见。

比如下图: 

参考资料

[9]飞阁流脊: 有一个类似的词叫飞阁流丹。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也许是流檐飞脊和飞阁流丹的组合版?只是猜测啦。嗯,也是很美的。

[10]炎精布耀:炎精,此指太阳。煊煊:煊同“煊”。此处形容太阳的温暖。

[11]黼黻:读音: fǔ fú。黼指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座(帝王的宝座)。黻指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黻在此指花纹之华美。这个词后来亦可指爵禄,华美文辞,也可做动词,表达使华美,修饰文辞之意。 
参考资料

[12]丰丽博敞:丰丽,高大华丽。有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

[13]威神: 此指赫奕的声威;神明般的威严。

[14]光尘散尽,湛湛似或存: 语出《老子》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陈鼓应译作“不露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这一句在五十六章再次出现,学界就这句的位置广有争论。不过我们只看它们的意思就好。它反映的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一种人格形态——“玄同”,即玄妙齐同的,道的境界。

再说这句“湛兮似或存”。个人比较喜欢吴澄的解释“湛、澄寂之意。”更通俗的解释是“深、沉,形容‘道’的隐而未形”。简单地说,可能就是一种玄妙、不可捉摸的感觉。

《昭明文选》里有一首谢灵运的《七里濑》,其中“存期得要妙”一句,萧统便认为“存期”出自“湛兮似或存”之典。

同样是化用此典,作者却与谢灵运不同。借老子之文辞写景,竟有一番独特效果。似有朦胧微光自门中洒落,如入幻境,一眼千年。对文中之人来说,更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时空之门。

参考文献: 
《老子道德经注》王弼,中华书局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商务印书馆 
《昭明文选》

[15]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语出汉朝无名氏之作。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附原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参考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长苏此时借景所抒之情了。嘉木华滋,路远莫致,但感别经时。

————————————— 
不觉行至校场西面,忽见一座小屋沉伏在侧,柴扉半掩。梅长苏停步,侧首微思索片刻,径自上前推门。屋内多只存着些杂物,梅长苏环视四周,回身笑道:“原先不是武库么?怎么废弃了?” 
“平时只我一人,来得匆忙,未曾注意。”萧景琰随后跟入,抱了些遗憾,“你若再来,定教人打理干净。” 
“不必了。”梅长苏稍打量过屋角,“乾道变化,又岂为六时所能尽[16]。” 
屋角里正拢堆着数根长竹,约是修葺时所剩。梅长苏随手挑起一根,腕中一转,忽的直指向萧景琰:“如何?可敢一试?” 
湘妃泪竹,上有点点乌墨如血。 
萧景琰一愣。 
“怎么,”梅长苏长眉一挑,眼中浩荡风华似朗朗明月星辰镐铄[17],“昔有文帝以甘蔗与将军邓艾战,且大败之[18]。莫非要输与先人?” 
这便是激将了。萧景琰苦笑,亦执起一杆青竹:“我只怕人道我胜之不武。” 
梅长苏仰首,笑道:“我许你胜之不武。” 
萧景琰一笑,转手强进一步,寒芒乍迸,两杆翠竹相碰,亦泠泠如金石之音:“自当奉陪。” 
斩新换出旌麾别。把当时,春秋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肥水破,关东裂。[19]
流光四起,煌煌[20]扫过满庭苔色。梅长苏转身一招斜刺,却被萧景琰先一步料定,稳稳反制,趁势握住手腕。梅长苏一笑,忽然脱手,竹杆借力上挑,竟是同时落地。 
平手。 
梅长苏略蹙了蹙眉:“你让我。” 
萧景琰道:“你本便是使惯长枪的,怎能算是我让你?” 
梅长苏摇头笑道:“都多少年了。” 
萧景琰不答,只沉沉望向他。许久,忽然拉过他手腕,将人深深嵌进怀中。 
“长苏……长苏……”他道,“……你终于回来了。” 
浅细的浪自耳畔直漫入心底。梅长苏闭上眼,掌心垂于身侧许久,终于反手回揽住他,天子袀衣[21]起伏的纹绣在指尖刻下凌碎的痕,似星霜屡变,又似只在指顾之间。 
“景琰……” 
“是我……我回来了。” 
“为何不从北燕驿馆搬出来?”自校场而回时,萧景琰似随声问道,“既回了金陵,便不必委屈自己。” 
梅长苏脚步一顿:“……你听见了?” 
萧景琰不答。半晌,方缓缓道:“你不该那样被他说。” 
“那又如何?”梅长苏笑了一声,“悠悠众口,若是怕人说,我不如不回来,岂不真是清净?” 
萧景琰忽然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句说得斩钉截铁:“大梁绝不会如此,你信我。” 
梅长苏一怔,手下意识一挣,终是由他握着,轻声道:“既是我自选的路,只能由人说去……也不会回头的。” 
萧景琰似恍然回觉,五指轻轻松开,又收回袖中:“你……在北燕如何?” 
梅长苏微微一颤,偏过身道:“很好。” 
他淡淡道出这二字,指尖已深深嵌入掌中,隐隐见血。 
萧景琰心中一痛,伸臂虚揽过他:“时事已变,回来便好了。” 
梅长苏平复下呼吸,慢慢退后一步避开:“我不是一个宽宏的人。” 
他回转身,冷厉似清霜覆面:“谁犯我一尺,自然也没有生受的道理。” 
萧景琰便负手,淡淡笑道:“拓拔氏与慕容终有一战,鹬蚌相争,倒是好办法。” 
“是北燕朝中生了怠慢之心也好,慕容复自有打算也罢,拓拔氏此役伤损最重,总是不争。”梅长苏淡淡道,“左右我不过一句话,信与不信,自在他拓拔公子一身,也不碍着我什么。” 
“怕还是要信的。”萧景琰回身,遥望见北燕的马车仍旧停在原处,“前车之覆太甚,由不得后车轻率……拓拔氏绵延六朝,自然以稳字当先。” 
梅长苏亦抬首看去,忽然道:“只怕是谁也求不得。” 
萧景琰闻言,并不再答,只沉默自门前牵马过来,翻身而上,朝他伸手道:“上来。” 
“为何?” 
萧景琰道:“去一处地方。” 
至金陵城楼下,萧景琰收缰勒马:“到了。” 
金陵城上西楼,万里夕阳连天垂地,点染出一片赤红火海来。平原远而极目,荆山高而蔽岑。远望山河,百川咽而不流,千峦悴而失色;纵观天地,残霞似锦,吞举山河。 
梅长苏临风而立:“好景致。” 
边风急兮城上寒,井迳灭兮丘陇残。[22]”萧景琰道,“我想起一篇文章。” 
“若乃惊沙绝岸,苦雾绵长。秋河晓碧,落蕙山黄。红颜素改,玄鬓斑霜。征夫抵掌而饮膳,壮士愤气而沸肠。回云鸟之密阵,背却月而相望。旗才转而漂杵,锋未至而骖伤。前锋纷其易帜,後骑决其沙囊。何汤雪之能比,岂拾尘之可方?” 
梅长苏细细聆罢:“简文帝[23]的《七励》?” 
萧景琰颔首:“太清三年,武帝受贼人逼,死于宫中。时太子死,贼拥其次子立,过一年而杀之,谥曰简文。” 
“时国乱贼兴,社稷危亡,而简文临帝位,猥以寡德,越居民上[24]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然[25],怕非依性而为罢。” 
“可是以武帝之英武睿哲,仗旗建号,剪暴夷凶,万邦乐推,三灵改卜。御凤历,握龙图,辟四门,弘招贤之路,引谅直之《矢见》,终也不过偏安一隅,困死深宫而已。” 
“国朝兴衰,自古有之。天下之道,胜则为王,败则为寇,虽为人意所定,终也逃不过天命二字。” 
他长叹一声:“那么大梁……又能走到哪一步?” 
梅长苏垂首听了许久,轻声答道:“你信命么?” 
萧景琰回身看他,忽然笑道:“不信。” 
落日终于自天际一跃而下。梅长苏淡望向城下绵延铺去锦绣山河,亦轻笑答:“我也不信。” 
仰观天地,含弘光大,德合无疆[26]。 
“天道虽有常,却也未见只独美于一人。”他转身,双眸中湛然若星辰,“既然未见得全信,那也不必依命而行。” 
古往今来,邈矣悠哉[27];纵奋荣莫见,尘邈难亏[28]。 
亦只赴此汤火,在所不辞。 
萧景琰笑起来,亦随他看这万里江山:“那便搏这一次罢。” 
无论生死,无关成败。 
只为江山。 
————————————— 
[16]乾道变化,又岂为六时所能尽:乾道,即天道。语出《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17]镐铄:李善注《昭明文选》时给了一个很清楚的解释“镐镐铄铄,赫奕章灼,皆谓光显昭明也。”便不再多说。

[18]文帝以甘蔗与将军邓艾战: 是的没错,就是魏文帝曹丕。而且是他自己记下的故事。

附原文:魏文帝《典论》曰:常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三兵。余与论剑,酒酣耳热。方食干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蒲佰。

好吧其实是在《太平御览》里翻到的啦~

说道曹丕,大家可能颇有误解,便再次介绍一下: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参考: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武艺精湛的曹丕

[19]:语出宋·陈亮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没错,陈亮就是我们熟悉的陈同甫。刘熙载在他的《词摡》中提及这二人时,可谓不吝笔墨(不想看文言就略过这段吧~):

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同甫《贺新郎·寄幼安见怀韵》云:「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絃绝。」其酬幼安再用韵见寄云:「斩新换出旌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覇只成癡绝。」怀幼安用前韵云:「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观此则两公之气谊怀抱,俱可知矣。

辛弃疾之气象胸襟自不必多说,那么其挚友陈亮之词作该是怎样的襟怀,大家应该也很容易理解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这首词。表现的便是作者想象中的救国场面。个人觉得读时倒也不必太过在意个别字词,体悟其中浩气便可。当然,还是附上全词与赏析: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最后,不得不说潇湘的选择真的很巧妙。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既写出“比武”之景,又写出靖苏同心。

[20]煌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

[21]袀衣:此处应指黑衣。

[22]边风急兮城上寒,井迳灭兮丘陇残:语出鲍照《芜城赋》。井径:田间的小路。丘陇:坟墓。  
有兴趣戳这里看原文:芜城赋

[23]简文帝: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后面一段说的便是简文帝的经历。潇湘在这里由景及文,由文及人,由人复及当世之事,可谓行云流水。

[24]猥以寡德,越居民上: 德行寡薄,却越居万民之上。这本是简文帝即位时的自谦之语。语出《梁书·简文帝本纪》,唐·姚思廉著。

[25]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然: 柂:同“舵”。大意是: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原文为“待燃”。潘岳在其《西征赋》里引用时作“然”。 
语出汉代文学家赵壹的代表赋作《刺世疾邪赋》。此赋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在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层层深入地活画出了具有东汉末世时代特点的从舐痔拍马的谄佞,到掌握大权的执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种极端腐败的政局,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全赋写得感情强烈,语言犀利,具有极大的气势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原文好看的~欢迎翻阅: 
刺世疾邪赋 莫名有种感觉,鲁迅要是生在那年,大约就会写出这样的文字吧。 
西征赋

[26]德合无疆:大意是与天相合而久长无极,辽远无疆。德:德性、品德。合:互相配合。无疆:没有穷尽;无限。语出《彖辞.坤》: 
[27]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语出《西征赋》。邈,遥远。悠,久。 
[28]奋荣莫见,尘邈难亏:  语出汉代张衡《思玄赋》。奋荣莫见,原句为:奋余荣而莫见兮,播余香而莫闻。  荣:花,此喻作者的美行。 播:散。 尘邈难亏,原句“美襞积以酷裂兮,允尘邈而难亏。” 襞积:衣裙上的褶子,此指作者的芳美衣服。酷裂:“酷烈”,指香气浓郁。允:信实。尘邈:久远。 大意为: 花草重叠香气浓烈啊,真能保持长久而难以消歇。  
————————————— 
真的,每次注完一篇,都有种上了一堂古代文学课+小说鉴赏课的感觉(好吧我承认并没有正经上过前者啦。。。)


评论 ( 13 )
热度 ( 26 )

© 方依永 | Powered by LOFTER